眼下,新坝镇的万亩花海正值盛放期,紫花草(琉璃苣)、油菜花、芥蓝等竞相盛放,在风中微微摇曳,五彩斑斓的花海与红瓦白墙的村落、巍峨耸立的远山交相辉映,构成一幅绝美的田园诗画。
新坝镇西上村是祁连山脚下的一个传统村落,这里的蔬菜制种已有20多年历史,全村共有耕地1640亩,今年种植紫花草800余亩,制种蔬菜花卉500余亩,当地的蔬菜制种通过龙头带动、订单生产,已形成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发展模式。
西上村村民李军:“我总共有16亩地,除了种植小麦,其他都用来种植紫花草(琉璃苣)和蔬菜花卉,按照今年的天气情况和农作物长势,每亩地收入3000元以上应该不是问题。”
种业是现代农业的“芯片”,新坝镇依托自身在花卉、玉米、蔬菜等领域的制种优势,大力推进制种基地集约化建设,积极引进优质企业,持续培育壮大制种玉米、紫花草(琉璃苣)、蔬菜花卉等万亩特色基地,紫花草(琉璃苣)种植面积达1.6万亩,以青梗菜、芥蓝、萝卜、芸苔为主的蔬菜花卉制种1.8万亩。
新坝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张瑞峰:“今年以来,我们持续规范紫花草、蔬菜花卉等非主要农作物市场,督促备案非主要农作物制种企业(合作社)17家,积极动员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,提供种植技术培训指导,搭建起‘品种优良、基地种植、辐射带动、订单回收’的‘一条龙’服务平台,有效推动农业向订单化、规模化、专业化方向发展。”
下一步,新坝镇将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深耕花海观光、品种培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,推动制种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“美丽产业”。